全球工程機械產業領域馬太效應明顯,排名前50強的工程機械制造商的銷售金額屢創新高,美國6喝彩、中國、日本和北歐系工程機械企業佔比靠前。13家中國企業入選2024年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超過2023年的10家,表現可謂出色。中國工程機械企業雖上榜數量增加,但排名和銷售金額有所下跌,市場份額也有所起伏,受益產品出海,大多數中企實現利潤增長。
每一年《國際建設》雜志與《中國工程機械》雜志等機構都會發布年度50強榜單,從前者的榜單來看,全球工程機械產業領域的行業集中度有繼續擴大的態勢。
工程機械領域一度是歐美企業和日韓企業的自留地亞美國際app,全球50強大都來自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裡只有中國、土耳其、南非的少數企業上榜,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在該領域擁有後發優勢。
多年來,全球工程機械企業的第1、第2都是美國的卡特彼勒和日本的小鬆“二人轉”,卡特彼勒穩居第一。兩家企業之下,其他工程機械制造商只能競爭第三名的態勢,可能還將維持很長時間6喝彩。我國的徐工、三一重工本次位列第4和第6,加上位列第12的中聯重科此前也曾進入前十亞美國際app,該領域的頭部力量當有中國企業的一定話語權。
雖是工程機械領域的後發力量,但中國企業進步迅速,繼2023年有10家中企上榜50強後,2024年這個數字已經變為13,臨工重機、同力重工、星邦智能分別排在第34、43和50名。
中國企業的梯隊狀態較為明顯,徐工、三一重工是毫無爭議的第一檔,甚至有望在未來衝擊小鬆的第2位置。中聯重科和柳工處于第2檔,山推和龍工在30名左右,處于第3檔,其餘多家中企為第4檔,排名靠後的中企有被本國企業擠出50強的可能。
工程機械領域的中企表現出色,有大力推動研發,產品迭代快速亞美國際app、性價比高等因素,關鍵零部件的國產替代也穩步進行,但和老牌的美系、日系、北歐系工程機械制造商相比,中企的產品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6喝彩。
以銷售金額和市佔率作為評選50強企業的重要指標,是工程機械領域的慣例,盡管口徑不一,排名可能存在少許差別,但大致能反映全球工程機械領域的年度發展趨勢。
近年來,工程機械領域銷售金額不斷上漲,有一定技術門檻、行業集中度極高致使頭部企業成為市場的贏家,尤其是TOP10企業6喝彩,銷售金額多在百億美元左右6喝彩亞美國際app,卡特彼勒和小鬆的銷售金額、市場份額包括利潤都還在上漲。
與2022年的業績相比,2023年的中國企業實際上還有所下跌,但因為中企普遍選擇出海,並開始進入高端產品領域,在50強排名和銷售金額雙降的同時,大部分中企的年報顯示,2023年利潤有所提升,個別企業提升幅度較大。
從工程機械企業50強所屬的國家來看,美系品牌地位穩固,日系品牌全數疊加,其市場份額也僅略高于美系品牌的第1卡特彼勒和第2迪爾,而13家中企市場份額疊加亞美國際app,僅能和卡特彼勒1家勉強持平。
與基建密切相關的工程機械產品是制造業大國的標配,也是眾多國家想要實現發展的剛需,中國企業憑借良好口碑和卓越性價比在新興市場國家有穩步增長的市場份額,但面對該領域老牌企業的競爭,以及地緣因素帶來的不穩定性增多,中國工程機械產品可能在某些區域市場遭遇天花板甚至是不公平待遇。
日漸加大的競爭壓力之下,中國工程機械企業需認真應對,不可踏上中國摩託車敗走海外市場、拖拉機產品被印度企業超越的老路亞美國際app。返回搜狐,查看更多機械制造亞美體育app官方亞美體育,財經消息。